你如何评价陈志武的《金融的逻辑》?

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2-04-21 18:00

我来回答

1个回答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3-06-25 03:02

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、跨空间的价值交换。

“空间”指的是未来不同的盈利或亏损状态,未来不同的境况。

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“固有价值”,只存在相对价值。也就是,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,才有价值这回事。

阿里、腾讯之所以比经验几十年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值,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效用,或者说收益,而不是取决于其建设成本,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;换言之,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,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。

效用决定价值,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,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。

    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,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、方式不一样,今天我们熟悉的外部市场提供的金融证券只是其中之一。(原始社会,果实共享,农业社会交易头寸以“人情”记下,中世纪欧洲教会血缘并行互助结盟组织)

    金融交易的性质-信用和交易安全。

所以,儒家的“孝道”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、跨空间人际利益交换安排,而“三纲五常”所规范的“名分等级”秩序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。

    只不过,儒家的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、兄长作为“投资者”的权利(甚至权力),压制子女、年幼者的权利。只要你出生的时间晚,哪怕是晚一点,你这一辈子的地位就永远低于先于你出生的人。以至于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,呼唤着“*孔家店”、个人。特别是,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安排下,“养子防老”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,家庭的建立、养子等,都过多地受利益驱使令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。其结果只能是淡化家庭的情感功能,侵蚀亲情间的情感氛围。

    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出来,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、精神世界上,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,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,而不是利益交换场。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五四”运动主张的“*孔家店”、个人,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,否则,“孔家店”还是无法被*。

    文化价值的目的第一是最大化活下去的概率,第二是最大化个人的自由。当生产能力低下、金融交易工具不发达的时候,人们为了生存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自由,比如,以前人们愿意接受部落公有制、儒家“三纲五常”刚性社会秩序。但是,人一旦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、金融市场足够发达,继续牺牲个人自由、个*利就没必要,社会文化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,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经历。

    总之,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,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,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,培养的是等待“免费午餐”搭便车的精神。比较而言,外部金融市场更能*着每个人去“自食其力”,也为个人空间、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础。

声明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