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是知识工作者的挖掘机,大幅提升教学与科研生产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AI作为全能的知识加工机器
可以从如下各个方面辅助教师的备课工作。
尤其是当老师需要接手上一门新课
甚至需要开发一门新课时
其研究与备课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
此时,AI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!
李翠兰老师是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课程建设专家
已经为学院开发了七、八门新课程
对于新课程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水平。
2025年2月8日,我邀请李翠兰老师,
分享了她从头创建一门新课《科技论文写作》的实践与经验
——据李老师评估:在AI辅导下,
能够节省50%以上的时间
而且课程的质量也有所提升
AI可谓是辅助建课、备课的利器!
这一应用案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
AI对于备课的场景、使用方法与价值
特别推荐广大教师了解
——尤其是有建新课需求的老师,
一定会深有启发!
以下是李翠兰老师的视频分享概要(分享视频见本文最后)
(注:李老师说,上述题目也是由AI给出的建议)
——(上图)李老师经过自己的实践,发现用Kimi 1.5长思考版,能够得到非常好的结果,往往生成的内容几乎不用修改。
——(上图)Kimi 1.5长思考版生成教案,效果也非常好,大约能打80-90分。
——(上图)在制作课件方面,AI辅助大约能节约50%的时间。感觉通义千问的PPT制作效果,比Kimi+更理想。
——(上图)AI出题是非常擅长的,可以出各种题型、很多题目,而且题目的质量很高。
尤其是对于建题库的需求来说,AI大幅提高了效果、降低了负担!
——(上图)本门课程的所有题目都是AI出的,总计600多道(不过偶尔会有答案错误,需逐题检查)。
(结束语也是由AI创作的)
李翠兰老师的分享视频如下:
【王珏老师总结】
AI与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同,人类只擅长某个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,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场景产生”直觉“,能快速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但是,对于稍有超出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,人类就会相当吃力,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时间,去研究、琢磨和尝试。此时,AI会有很大的助力。
——因为,AI已经在各个领域都已经达到初级专家的水平:
尤其是:随着 AI 的飞速发展(比如deepseek),这个“初级专家”的水平也越来越高,对于我们人类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大!
——这就意味着:对于知识量、文字量、思维量越大的、知识边界越宽广的、可能性越多的、越不常见的连接,AI能给予我们的帮助就越大!
用好AI,能够帮助教师减少重复性工作、提高效率的同时,让老师把节约下来的时间,多多开展自我学习与提高、多多与学生开展个性化交流与辅导、多多开展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上,帮助老师从”经师“走向”人师“,成为学生的”大先生“!